“興化市‘加強人才柔性使用 創新成果離岸孵化’項目獲得87.91分;市科技局‘打造更優科技創新生態 匯聚更強科創人才力量’項目獲得90.47分……”4月6日下午,江蘇省泰州市人才工作“書記項目”述職評優暨年度主題發布會現場,氣氛熱烈。從全市36個人才工作“書記項目”中脫穎而出的17個項目同臺打擂,接受評委和觀察團現場打分。
按照市(區)、園區、市直3個組,有關負責人逐一登臺述職,一番激烈角逐后,靖江市“打造高水平產才融合樣板,賦能‘長三角智造市’建設”等10個項目獲評“十佳書記項目”,泰州市委統戰部、市衛健委的2個項目獲得“特別貢獻書記項目”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”。如何推動這一要求落到實處?泰州的回答是“一把手”抓第一資源。從2020年開始,率先探索實施人才工作“書記項目”,3年來已累計實施人才工作“書記項目”100個,解決重點難點問題356個。
直面問題,壓實第一責任
泰州市明確由全市范圍內的市(區)委書記、重點開發園區黨工委書記和市級機關部門黨組書記領題,建立“季度督查、半年觀摩、年度述職”機制,將人才工作項目實施情況納入述職評議、黨建考核重要內容,倒逼“一把手”直面問題,躬身盡責、履職擔當。
“‘書記項目’的出發點是研究解決個性問題,落腳點是把握共性規律、突破普遍難題,力爭形成一套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方法或模式?!碧┲菔形N⒔M織部部長梁三元說。
“不少地方都在拼命搶人才,但人才來了,項目卻落不了地,待不久就跑走了。”姜堰區委常委、姜堰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王榮明登臺述職,首先談起實實在在發生的真實案例。在一次人才創業工作座談會上,一位教授感慨道:現在各地的人才政策十分優厚,但實際上人才項目首先必須解決落地問題,不然都是“鏡中花、水中月”。“教授的一席話,引起了大家的共鳴,也引起了我的深思,解決這一‘難點、堵點’問題,不僅事關今天的人才項目落地,更事關園區的未來發展。”王榮明說。
和王榮明一樣,每一位打擂者登臺后幾乎都毫不避諱地首先自揭短板、自曝痛點。“產業人才引進后卻難以留得住、用得好,有的企業引進人才離職率達到25%”“去年我們常住人口首次跌破百萬級,本土青年人才流失率高達87%”……一個個辛辣的問題自述背后,折射出泰州人才工作書記項目緊盯關鍵要事,以精準選題拉動難點突破的鮮明導向。
干得好不好,擂臺見分曉。每年年底,泰州市委人才辦成立專門班子,逐個對人才工作“書記項目”進行現場驗收,重點從書記重視度、問題精準度、舉措實效度、人才滿意度進行評估。在此基礎上,市級層面組織“書記項目”述職評優,“一把手”登臺述職,評委和觀察團打分評出“十佳書記項目”。不少書記直言“感到壓力山大”!通過述職評優,樹起“抓人才就是抓發展”的鮮明導向,書記帶頭重視,帶動一班人、帶領一群人“大抓人才、抓大人才”。
產才融合,廣聚第一資源
泰州市堅持把人才工作項目融入大局、融入產業,切實防止人才發展“兩張皮”。2022年以“推進產才融合”為書記項目主題,聚焦市委打造“一個產業體系、四個特色產業集群”規劃,積極探索“以產聚才、以才促產”的有效路徑。
“面對引進人才難留問題,我們全面分析了產業發展與人才工作融得不深、融得不全、融得不好等問題,針對性解題。”靖江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孫鵬建說。由靖江市委書記親自掛帥,以“產才融合”為主題召開新春第一會,聚焦主導產業繪制12張人才地圖,開展“院校月月行”“兩湖”地區引才專線等行動,重點產業吸納國家級人才13名、省市級“雙創專家”等人才300余名。去年,靖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.2%,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幅45%,位列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第30位,制造業百強第21位?!皶涰椖俊钡那藙幼饔靡呀涳@現。
結合“推進產才融合”主題,泰興書記項目“致力青年友好、提升聚青能級”,由“一把手”牽頭研究出臺人才“雙十條”新政,市政府投資16.88億元,籌建3866套人才房,實現青年人才一張床、一間房、一套房的減免費安居體系,全市引進5000余名青年人才,常住人口從負增長轉向正增長。
務求實效,澎湃第一動力
泰州市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、實效導向,聚焦產業發展,以“書記項目”推動人才鏈、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。
市科技局圍繞集聚“卡脖子”技術人才難題,以人才工作“書記項目”為抓手,著力做好勵才、聚才、興才三篇文章,兌付創新積分獎補資金2.8億元,建設省產研院唯一一家分院——泰州市產研院,揭牌運營總規模10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,吸引1119名高層次人才來泰創新創業。“書記項目”實施以來,推動科創人才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:平均研發費用較上年增長21.5%,研發人員占比綜合排名列全省第二,平均研發費用占成本支出總額提升10個百分點,平均專利擁有量增長31.1%。
泰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緊扣生物醫藥人才短缺、大院大所作用發揮不明顯問題,書記親自掛帥,通過項目實施,引進國內臨床頭部機構——北大醫學部、ICGEB區域中心等,構建了“研發+臨床+制造+應用”全產業鏈創新載體。放大大院大所創新策源功能,推動科技成果加速涌現。先后承擔50余項國家、地方、行業重大科研項目,支撐30余項國家級項目實施,獲得省級以上科技重點項目支持近億元。獲批發明專利169項。園區通過大院大所孵化了新冠治療相關藥物7個,覆蓋了80%新冠治療藥物技術手段。
活動現場,2023年度泰州市人才工作“書記項目”主題確定為“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”,采取“揭榜掛帥”模式,列出了政策、載體、平臺、抓手、體系、陣地、品牌、標識、環境、機制等10大選題。首次把國企、高校、醫院等企事業單位納入領辦“書記項目”的行列,持續深化人才工作“書記項目”機制。
“實踐證明,‘書記項目’是貫徹黨管人才原則、推動一把手履行主體責任的重要載體,也是解決人才工作突出問題的有效抓手。我們將持續深化優化,進而推動人才工作提質增效,不斷為高質量發展增創新優勢?!碧┲菔形N⒔M織部部長梁三元說。
?。ㄖ芊?泰組軒)